從故事裡的時空,修補腳下的裂縫——千先蘭《某種物質的愛》推薦文
唯有能夠同理,才可能在自己原本所愛的處境之外,同時看見他者的處境,並將其納入思考,也才有可能更靠近真正的「共存」。
而這樣寬闊又深刻的愛,在第二本在台譯本《某種物質的愛》短篇小說集之中,又展現得更加多元繁複,更維持了千先蘭作家一貫的如詩般溫柔恬淡筆觸——雖然在她的自述中,她將這樣的筆觸形容為「有點模稜兩可」,然而或許就是得要堅持著這樣的模稜兩可,堅持不為製造漂亮金句而斬釘截鐵,才能保有對萬事萬物的思考彈性。
寫小說的那個
唯有能夠同理,才可能在自己原本所愛的處境之外,同時看見他者的處境,並將其納入思考,也才有可能更靠近真正的「共存」。
而這樣寬闊又深刻的愛,在第二本在台譯本《某種物質的愛》短篇小說集之中,又展現得更加多元繁複,更維持了千先蘭作家一貫的如詩般溫柔恬淡筆觸——雖然在她的自述中,她將這樣的筆觸形容為「有點模稜兩可」,然而或許就是得要堅持著這樣的模稜兩可,堅持不為製造漂亮金句而斬釘截鐵,才能保有對萬事萬物的思考彈性。
她們並非直接映照了《小婦人》中的某個角色,而是帕達瓦諾四姊妹之中的每一個,都擁有馬區四姊妹之中每個人的某一個面向,宛如跳著舞一般,四姊妹互相牽動出其他人的不同模樣,有陰影,有光亮,有叛逆,有勇敢,當然,也有背棄與訣別。
如果人類死去之後,靈魂會到天堂或是來世,那麼一個很像很像人類的機器人死去之後,會發生什麼事呢?
做為金英夏的讀者,我開始相信每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,都是一種祝福。
在長大之後,我們才發現,床邊童話的原型其實經常險惡恐怖,只是某些情節被刻意模糊略過,也被「很久很久以前,在很遠很遠的地方」的夢幻氛圍美化。與此同時,我們發現更多更多故事,必須從「很久很久以後」說起,曲曲折折地,再繞回很久很久以前,才能把很痛很痛的真相,從嘴裡慢慢一小口一小口地吐出來,再一點點一點點地被人聽進耳裡、看進心裡。
這個故事,不僅試著討論這些各式各樣的碰撞與牴觸,閔作家甚至要挑戰人類文化中的婚家愛情價值觀。當大部分的女性還苦於被逼婚逼生,就連我都常常覺得「自己和對方的原生家庭都沒有給生育壓力,運氣真是太好了。」並為此慶幸不已的時候,閔智炯直接跳過這一切,完全沒有要討論婚姻家庭的意思,直搗核心地毀我三觀——我們為什麼一次只能跟一個人戀愛?
在目前我所讀過,與現代女性處境相關的所有書籍中,《剝皮》可能是最讓我痛苦的一本。僅僅是讀到接近三分之一時,就感覺自己的心理狀態已經在臨界點,繼續讀下去之後,則是各種創傷記憶的爆發與遭到流沙吞噬般的絕望感,期間偶爾從文句間抬起頭,我的心中爆開來的每一句吶喊全都是「我好想要呼吸」。
幸運的是,當我闔上書頁,這本書也給了我前所未有的療癒與擁抱,作者提供的不是單純的正向雞湯,而是即便在這荒涼世間依然具備說服力的那種,讓懷抱著創傷、還在努力長出新皮的我們,能夠走下去的勇氣。
本文微微提及劇情,如介意還請繞道。
本文微暴雷,但我覺得是暴雷也沒關係的那種故事,如果你很在意,還是請先繞道喔。
本文為韓國科幻作家金寶英《我等待著你:韓國科幻先驅金寶英中篇小說選》的推薦專文,由於文中涉及故事情節,編輯細心地將本文放在全書最後做為跋,若您是對劇透、爆雷等非常敏感的讀者,又有計劃讀這本書,還請先左轉離開。
若您覺得提及情節無妨,或者對本書充滿好奇,那麼歡迎繼續閱讀。
在打開這本書之前,我想像的內容是,我們這些年在各種不同社群裡看到甚且親身經歷過的,許多不合理的審查與下架。然而閱讀之後,我才發現恰恰相反,這本書的主角不是因為貼文被消失而氣得跳腳的我們,而是在世界上其他角落裡,與我們同樣面對著螢幕,卻彷彿背對背一般的,那些負責讓貼文消失的社群言論審查員。